Facebook讚好

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
蘋果日報 : 勃艮第葡萄酒莊造假,平酒溝貴酒 , Burgundy Laboure-Roi


蘋果日報 : 勃艮第葡萄酒莊造假,平酒溝貴酒 , Burgundy Laboure-Roi


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區勃艮第( Burgundy),爆出摻酒及造假醜聞, Laboure-Roi酒莊六名高層,捲入葡萄酒欺詐案,上周遭警方拘查。若查明屬實,這宗醜聞將對勃艮第葡萄酒的名聲,造成沉重打擊。Laboure-Roi創立於1832年,是勃艮第第三大酒莊,每年產酒1,000萬瓶,出口到全球各地,年入3,500萬歐元(逾3.4億港元)。

Laboure-Roi六高層被拘


據勃艮第首府第戎( Dijon)檢察官員指, Laboure-Roi酒莊的管理人員,涉嫌在2005至09年間,把超市出售的廉價葡萄酒,摻入上等的 Nuits Saint George當中。調查人員估計酒莊賣出了200萬瓶這種酒,涉款數百萬歐元。酒莊也被指酒標造假和使用假獎牌。檢察官解釋說:「假如2008年的 Meursault葡萄酒斷貨了,他們會在2010年的 Meursault貼上2008年的標籤。」


法國警方跟競爭、消費和反欺詐總局( DGCCRF),是在一年半前聯手展開調查。檢察官拉勒曼說:「引起調查人員注意的,是釀酒前的葡萄汁份量,與釀得的葡萄酒之間的損失量,正常情況下應該有2%到3%差距,但酒莊紀錄卻顯示沒有任何損失。好像這家酒莊能夠做到把葡萄汁100%地釀成酒,但這是不可能的。」拉勒曼續說:「涉案的葡萄酒數量大,令我們斷定這是有規律有組織的犯案。」

六名被拘留人士,包括 Laboure-Roi酒莊負責人柯丹兄弟、81歲的路易( Louis Cottin)和82歲的阿爾芒( Armand Cottin),他們供稱「知曉這些情況」,並歸咎「原料或電腦軟件出錯」。據法國法例,這類欺詐罪行可以判兩年監禁和37,500歐元(約36.7萬港元)罰款。他們其後已獲釋,當局暫未提出起訴。勃艮第酒業協會發言人表示:「業界對此非常震驚,更擔心此案會損害勃艮第葡萄酒的名譽。這對勃艮第的形象將是沉重打擊。」

原文連結 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international/art/20120616/1643151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蘋果這篇新聞應該是翻譯文(我有看到新華社的字樣),所以文字資料上比較正確.當你看過蘋果原文的影片,就會知道又是一篇"亂來"的報導,錯誤的地方有好幾個,大家可以細心留意一下.

1) 影片的酒款是另外一家酒莊 Joseph Drouchin,但卻說成是"該酒款"有問題,苦了他人.
2) NUITS-SAINT-GEORGES 是Premier Cru , 並不是文中所講的上等酒,真正的上等酒認知為
    Grand Cru田才是.

單是這兩個低級錯誤就足夠證明蘋果日報的飲食記者有多少斤兩.算了,重點不是他們.Laboure-Roi 由1832年成立至今剛好180年,由於他們是少數在Burgundy生產量偏大的酒莊,在巿面上不難找得到.對於他們的"造假",文中提到的是混合下價酒款至nuits-saint georges 和 貼上錯年份酒標,我真的想問一句 : "喝不出來嗎"? 喝不出來的原因很簡單,跟香港普遍的人一樣,"我在酒喝酒標".


我和我朋友常常會到某一家米線店進餐,他的味覺近乎全滅也能準確的說今次和上次"有些分別".只是$2X的米線,多了糖少了湯也會吃得出來,更何況是貴價的酒.換年份酒標的,可能比較試不到出來,如果兩個年份的收成,天氣差不多,當中的分別可能只是很少.但把下價酒混進高級的酒款無疑是自殺行為,除了破壞自家的品牌,會把高級酒款應有的質素直線下降,這個就不會試不出來了吧!?


其實在這報導出街之前,我認識的飲食人士當中,在數年前介紹這個酒莊給我時,說過他們的Grand Cru酒質並不穩定,基乎是年年都不同,所以那位朋友沒有採購他們高級的系列作香港消售.
現在那位朋友在4年後的今天,知道原因了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